儒家

儒家“为民作主”?老百姓对孔子有多仇视?两个例子让你大开眼界

你有没有注意到,中国几千年的历史,好像绕不过一个话题:咱们这片土地上的人,是怎么从一盘散沙,慢慢成了“拧成一股绳”的?有的人说,全靠帝王英明;也有人打趣,说是因为没办法,一旦遇上天灾人祸,抱团才有饭吃……总之,个人终究敌不过命运浪潮,群体才是生存的底气。兰州大

帝王 孔子 儒家 郑国 民本 2025-09-06 09:23  3

要给传统文化“过筛子”:别让糟粕绊了现代的脚

提起传统文化,有人总爱把它裹上“完美滤镜”,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宝贝,得原封不动捧在手心。可就像咱们吃饺子,得先把馅儿里的花椒粒挑出去才顺口,对待传统文化,也要“过筛子”。好的留着滋养生活,糟的就得果断清走,不然这些“老古董”,很可能变成现代化路上的“绊脚石

传统文化 政绩 民主 儒家 家长制 2025-09-06 20:58  4

5号,随笔

写日记以来,经常被同事、朋友、家人提醒写的内容不合适,说的最多是,虽然内容都是事实,或是你真实的想法,但你不应该发在公共平台让其他人看……

饮料 随笔 00后 疫情 儒家 2025-09-06 05:18  4

《中庸》的“性”与“诚”

大家好,最近和几位国学爱好者在聊《中庸》的关于“性”的话题,关注加点赞,值得反复看。请看二十二章的部分原文内容: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,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,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,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好,下面我

国学 儒家 化育 儒家思想 中庸 2025-09-03 03:41  6

《道德经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

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八章全文: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老子以“水”为喻,将“道”与“水”的特性相类比,认为“水”是“道”的体现。水具有柔弱、谦卑、包容、滋养万物而

道德经 心善 儒家 九德 善信 2025-09-03 03:51  4

【未末主义谈】088. 思悟“做人做事”

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旅途中,何为立身之本?何为处世之道?千百年来,无数智者哲人皓首穷经,终不过落在“做人”与“做事”四字之上。此二者犹如车之双轮、鸟之两翼,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,每一个个体都面临着如何安身

道家 从心 儒家 三不朽 从心合义 2025-09-04 14:04  5

汤一介丨关于编纂《儒藏》的意义和几点意见

最近教育部公布了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3年度课题和第四批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度招标课题》,其中有一项《〈儒藏〉编纂与研究》,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重大工程。我们知道,在中国历史上,曾多次把佛教经典及其注疏等文献编辑为《佛藏》,同样

四库全书 儒家 校勘记 汤一介 儒藏 2025-09-04 11:03  5

诸爱交融,点亮人类心灵之光!

主之爱,是一种神圣的救赎之爱。基督教中,上帝的爱如同阳光,普照大地,不分善恶美丑,给予每一个人平等的救赎机会。这种爱让人们相信,在这个世界上,有一股超越人类的力量在守护着自己,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,都能得到安慰和支持。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善良和正义,以爱来回

家庭伦理 穆斯林 儒家 真主 佛教徒 2025-09-04 08:00  6

放下儒家之术,恢宏纵横之策!

穷了,就会因为落后而被动挨打。往往被打得很惨、死伤无数,血流成河、国破家亡。被打之后反而倒要向施暴者割地赔款,亲颜和色,不敢表露出丝毫的愤怒。过后还有人讲要放下仇恨,包容侵略者,诚心善意和杀人犯做朋友。比如那个两面三刀的《环球时报》前总编胡锡进,就是亲日媚日的

胡锡进 儒家 均贫富 汪精卫 天朝上国 2025-09-02 14:30  5

儒家三不朽: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古人心中最高层次的“愿望清单”

朋友们,咱们今天聊个有点深度的话题。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让你列一张人生的“愿望清单”,上面会写些什么?环游世界?买套大房子?还是实现财富自由?这些都没错,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,他们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。在他们心里,有一个最高层次的“愿望清单

古人 王阳明 儒家 三不朽 愿望清单 2025-08-30 02:00  5

曾国藩每日坚持“四件事”,看似平常,却是儒家养生的最高智慧

朋友们,咱们今天聊点实在的。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,现在的人,活得越来越拧巴。白天在公司里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,停不下来;晚上回到家,往沙发上一瘫,刷着手机,心里却空落落的。我们聊养生,总以为是泡枸杞、吃保健品,但身体‬没垮,心却先累得不行了。这股子从内而外的疲

养生 戾气 慎独 儒家 曾国藩 2025-09-01 02:00  5

安老怀少,安宁幸福

安老怀少,安老怀少意味着老人享受安宁,年轻人志存高远追求理想。这个理念源自论语公治长,体现了孔子对仁的提倡。他认为仁爱是人际关系的核心,而尊重老人则是仁爱的关键表现之一。

人际关系 孔子 儒家 论语 古代社会 2025-08-31 16:00  7